在阅读本文之前,你可能不知道:
在面对资本寒冬时,创业者应该将时间花在什么地方最为妥当?
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创业者经常会身陷的误区是什么?
为什么你公司的利润可观,却还是拿不到VC的钱?
那些在资本寒冬下屡试不爽的生存法则是什么?
针对创业公司扩张的需求,最优的解法是什么?
今天投投找来李牧晴先生前段时间在「投资人说」上的演讲与你分享。文中李牧晴先生就上述的这些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解答,或许他的答案对你并非绝对适用,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问题背后的本质,应该值得你一读。
李牧晴先生,执一资本创始合伙人,拥有十年的互联网投资经验,主导投资的案例有链家、我爱我家、加油宝、土著游。在创办执一资本之前,李牧晴先生曾是鼎晖创投唯一一位80后的合伙人,在鼎晖创投期间他参与了奇虎360、康辉、九阳等公司的成功上市。
创业者拿不到投资的原因,通常有这两个
有不少的创业者会有这样的疑惑,我公司的利润可观,而且每年还在翻番,但为什么还是拿不到VC的钱?
这类的情况通常有两个原因:
其一,你公司的差异化不够,导致VC很难直接下注;其二,你还没能寻找到这个行业的核心秘密,使得VC眼前一亮。
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·贝佐斯(Jeff Bezos)曾就一个理想的生意下了一个定义,并告诫大家当找到了这类生意的时候,不要只是把握住它,更要像是人生伴侣一样把它和你紧紧绑在一起。
在他看来一个理想的生意至少有4个特点:
消费者喜爱它;
它能够增长到足够大;
资本的回报率高;
同时它可以经受时间的考验——有持续数十年的潜力。
其实当我们从决定投资一家公司到最后的退出,这个周期可能会有5年甚至10年。投资人如果投你,不会只因为你这几年的业绩很好,更重要的是看你有没有差异性,未来你的发展空间有多大,你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个行业的秘密(规律)。
拿我们投资过的链家来举例。从数据上来讲,链家这家公司通过15年的努力,今年将超过京东、滴滴、携程等公司成为第二个交易额过万亿的公司,第一个过万亿的公司是阿里巴巴。
那链家为什么能获得成功?
我问过很多的创业者,你觉得链家的客户是谁?这是一个看似非常简单但实际上却很难回答的问题。有人回答,当然是付钱的人了,实际给钱的人自然是客户;有的创业者回答,当然是卖家,没有房子,没有供给怎么产生交易,京东之所以能那么厉害,就是因为人家有供应链,有货在手;还有的人说,其实买家、卖家都是链家的客户。
大家看似都说得很正确,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,一家创业公司通常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供同时多线作战,这个时候你只能选择从一端切入。对于链家的客户是谁这个问题,我的答案既不是买家也不是卖家,而是经纪人。
如果你想做成一个较大的组织,你的客户不应该是买家或卖家,因为一个组织的老大是不可能亲自去接待所有的买家或卖家的。链家有十万经纪人,公司靠的就是这十万名同事去服务买家和卖家。
公司CEO的任务是制定一个好的规则,让平庸的人变优秀,让优秀的人更优秀。当链家让这些经纪人在这个平台上能过得非常好的时候,才会有好的买家与卖家,所以链家的真正客户就是这些经纪人,他们才是链家制胜的关键。